疖疮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侵入毛囊及周围组织引发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起初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痛的小结节,之后逐渐肿大,顶部会形成黄白色脓头,严重影响皮肤健康与日常生活。其治疗措施包括局部治疗、系统治疗等。
1、局部治疗:在疖疮初期,尚未化脓时,可选用热敷、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方法。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炎症消散;红外线照射则利用其热效应,增强局部组织的代谢功能,提高体质,从而达到消炎、消肿的目的。同时,也可涂抹外用抗菌药物,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抑制细菌生长。
2、系统治疗:当疖疮病情较重,如出现多个疖疮同时发作,或者频繁复发的情况,需要进行系统治疗。通过口服或注射抗菌药物,使药物经血液循环遍布全身,对体内的致病菌进行全面围剿,从根源上控制感染,防止炎症进一步扩散,避免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3、手术治疗:一旦疖疮成熟,触摸时有明显的波动感,表明内部已积聚大量脓液,此时应及时进行手术切开引流。在局部麻醉下,医生切开疖疮,将脓液排出,减轻局部压力,为组织修复创造良好条件,促进伤口快速愈合,防止感染向周围组织蔓延。
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爽,经常洗澡,勤换衣物,减少皮肤表面的细菌数量。同时,避免搔抓疖疮部位,防止皮肤破损,让细菌有可乘之机,加重感染。在饮食上,尽量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疖疮的检查项目
医生通过直接观察皮肤病变处,查看疖疮的大小、颜色、形状、数量以及分布范围,初步判断病情的轻重。同时,用手触摸疖疮,感受其硬度,判断是否有波动感,以此确定疖疮是否已经化脓,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血常规检查是常用的手段,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判断体内是否存在炎症反应。若这些指标升高,意味着身体正在对抗感染。此外,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从疖疮的脓液中提取细菌进行培养,明确感染的具体菌种,再通过药敏试验了解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以便精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