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袍。有兩種含義,一種源自中國古代漢服“褶”(相傳周武王親制),在明代演變為道袍;是古人居家時的外衣,也可以作為襯袍或平民男子婚服。另一種則是道教服飾。

道教道袍指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長袍。可以分為大褂、得羅、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種

以上服裝,均取肥大寬鬆,以寓包藏乾坤、隔斷塵凡之意。又取直領,以示瀟散。道教道袍承傳有序從未斷代為道袍之正宗。